心房颤动严重吗?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危害比较大的一种心律失常疾病,心房颤动,如果治疗不及时,患者有可能发生猝死,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心房颤动的治疗,在临床上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式药物治疗并不能够彻底治愈,心房颤动,只能够通过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延长患者的寿命,非药物治疗的方法主要是介入治疗或者手术治疗,虽然能够彻底治愈心房颤动,但是临床上很多患者有复发的情况出现,也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针对心房颤动来一起看看否为严重的疾病·以及心房颤动的临床症状表现等相关问题。…
查看详情脑中风发病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是其中有20%的脑中风是由于房颤导致的。因此,当身体出现以下症状的时候,一定要确诊是否是房颤,进而预防由房颤导致的脑中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作为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被称为“21世纪的心血管流行病”,全球发病率不断攀升。 一、心房颤动症状虽轻,危害严重 房颤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房颤的主要症状有心悸、眩晕、晕厥、气促等,但也有些患者没有任何症状。房颤的症状虽轻,危害却很大。房颤发生时,可能会造成相应部位血管的堵塞。最常见的是脑栓塞,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
查看详情目前国内治疗外心房颤动的方法主要可分为三大类,有药物治疗、导管消融术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今天一起具体了解有哪些治疗方式。 1、药物治疗心房颤动 阵发性房颤往往需要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有效的患者可能会减少发作次数,但房颤本身不会消除还会再次发病。很多患者服用过多种抗房颤药物但效果不佳。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服用药物所致的不良作用,如肝脏毒害、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肺脏纤维化、胃肠道反应、眼睛和皮肤损害等。…
查看详情房颤患者脑卒中总体发生风险是无房颤人群的3至5倍,且由房颤导致的卒中具有高致残性、高致死性、高复发性特点。房颤发生时,心房内会产生每分钟达350至600次不规则冲动,导致心房丧失有效收缩,会让人感到心悸、眩晕、晕厥、气促等,但也有人没有任何症状。 房颤人群患病率为0.7%至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发病率不断增高,40岁以上人群中有近1/4的人在一生中会发生房颤。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脑卒中,20%至25%的脑卒中由房颤引起。苏晞介绍,出现房颤后,收缩功能失常的心房会形成血栓,脱落血栓到达脑部从而引起脑卒中。房颤引发的中风30天内死亡率可达四分之一,一年内高达一半。…
查看详情房颤也就是常说的心房先颤,患者的心跳会变得特别乱,有时特别快,有时特别慢,没有任何规则。即使处于早期患者,也会出现呼吸困难以及全身没有力气、心慌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头晕和晕厥的情况发生,甚至有可能会导致猝死,但这也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在生活当中注意一些细节,对预防房颤有很大的帮助。 怎样做能够预防房颤? 1、积极减肥 房颤的发生与肥胖有一定的关系,当体重指数超过30时,房颤的几率则会有所提高。因为体重指数越大,心脏的负担就越重,因此肥胖的人要积极的进行减肥,使体脂指数保持在18.5~23.9之间,男性的腰围保持在85厘米以下,女性的腰围控制在80厘米以下。…
查看详情房颤属于诱发脑卒中的一个高危因素。房颤一般会导致患者有心悸、头晕、甚至是乏力、胸闷等不适症状,严重的可能会引发脑卒中、心力衰竭或者是心肌梗死等并发症。房颤的危害是很大的,尤其是以下这几类人属于房颤的高发人群,平时要高度警惕。哪些人容易得房颤? 1、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比较常见,这一类患者血压不稳,容易导致左心房的压力突然升高,压力过大就可能会诱发一些疾病,比如出现心悸、心慌之类的不适的症状,就可能会患上房颤。对于这一类患者来说,想要避免房颤带来的危害,就应该要学会控制血压。…
查看详情患有房颤的人群,很多都忽视掉房颤这种疾病往往导致脑卒中。因此出现房颤此类症状的患者们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房颤患者预防卒中治疗指南在很多患者中未得到有效遵循。一方面,抗凝治疗,尤其是能显著降低患者卒中风险的治疗药物维生素K拮抗剂在卒中高风险的房颤患者中使用不足,此类患者中近4成从未接受过抗凝治疗;另一方面,卒中低风险患者却存在过度使用现象。此项结果来自加菲尔德研究的第一期分组人群研究,该研究对患者按地区、性别、年龄、肾功能、房颤类型和有无急性冠脉综合症既往病史这几项重要因素进行分组,分析评估了各种房颤患者目前的治疗模式。…
查看详情房颤又被称之为心房纤颤,是一种发病几率比较高的心脏疾病,如果早期预防或者尽早接受治疗,房颤是可以消除或者减轻的,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有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房颤的并发症有哪些? 1、脑动脉栓塞 脑动脉栓塞是房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经统计发现,心房纤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几率为2%~6%,房颤患者并发全身栓塞中75%为脑动脉栓塞,脑栓塞的栓子主要来自于心房和心耳部,75%的栓子来自左心房内附壁血管,25%来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脱落。…
查看详情房颤也就是常说的心房先颤,患者的心跳会变得特别乱,有时特别快,有时特别慢,没有任何规则。即使处于早期患者,也会出现呼吸困难以及全身没有力气、心慌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头晕和晕厥的情况发生,甚至有可能会导致猝死,但这也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在生活当中注意一些细节,对预防房颤有很大的帮助。 怎样做能够预防房颤?…
查看详情脑卒中是脑科疾病的一种,不慎加处理,同样会威胁到自身的生命安全,研究表明,房颤是脑卒中的一种症状,三成忽视房颤的人往往导致脑卒中。因此出现房颤此类症状的患者们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及时预防脑卒中。 房颤患者预防卒中治疗指南在很多患者中未得到有效遵循。一方面,抗凝治疗,尤其是能显著降低患者卒中风险的治疗药物维生素K拮抗剂在卒中高风险的房颤患者中使用不足,此类患者中近4成从未接受过抗凝治疗;另一方面,卒中低风险患者却存在过度使用现象。此项结果来自加菲尔德研究(全球抗凝剂登记研究)的第一期分组人群研究,该研究对患者按地区、性别、年龄、肾功能、房颤类型和有无急性冠脉综合症既往病史这几项重要因素进行分组,分析评估了各种房颤患者目前的治疗模式。…
查看详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发病率不断增高,40岁以上人群中有近1/4的人在一生中会发生房颤。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脑卒中,20%至25%的脑卒中由房颤引起。苏晞介绍,出现房颤后,收缩功能失常的心房会形成血栓,脱落血栓到达脑部从而引起脑卒中。房颤引发的中风30天内死亡率可达四分之一,一年内高达一半。 控制好房颤,并针对性预防,可有效减少脑卒中发生。建议日常饮食要低盐清淡,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避免过饥过饱、大喜大悲等,以免加重心脏负担,诱发或加重心律失常。房颤可通过服用抗凝药物来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卒中的发生率。…
查看详情心房颤动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最常见的表现是心律失常。房颤每1000人中有4人发生,且房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7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达到10%。心房颤动的特点是心跳迅速而不规则,比正常人快得多,因为心脏不能有效收缩。 在日常生活中,心房颤动的原因有很多,所有刺激心脏的因素,如缺血、纤维化、炎症、不耐烦增生,都是心房颤动的原因。并且房颤的发病率主要集中在老年人,而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查看详情冠心病属于一种心肌缺血性疾病,可以通过多种检查方法来确诊,比如心电图运动平板实验、心脏彩超、心脏ct等,但是冠心病也有可能会引发患者出现心率异常的现象。今天为我们讲解冠心病引起的房颤怎么办?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与治疗? 冠心病引起的房颤怎么办? 冠心病引起的心房颤动在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冠心病是由于过度的劳累、心脏的供血不足、血管狭窄而导致的,在这种基础上就很有可能并发为相关的心律失常,而心房颤动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出现了心房颤动,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到心血管内科进行系统治疗。因为心房颤动分为很多种类型,有潜在发生血栓栓子脱落的可能,人们一定要引起重视,要规律地口服相关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从病因治疗才能预防疾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