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带给人生机、活力,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由于心脏功能受损,对运动的耐受力大大降低,如冠心病患者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血管狭窄,一旦运动量增加,心脏的血管供血供不上,就会出现胸痛,导致无法继续运动,因而常规的运动项目不再适合。运动对于心血管有什么好处?心血管疾病患者应该怎么运动?
一、运动对于心血管的好处
1、提高生活质量
国内外研究学者均发现,心脏康复运动可增加心脏病患者的冠脉侧支循环,促进侧支血管生长,即给心肌建立额外的能量运输通道,提高心肌供氧能力,有效促进心脏功能水平的提高。
2、降低血脂血压
运动可以显著降低血脂含量(胆固醇、b-蛋白质、三酰甘油等)、改变血脂质量,有效地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预防因斑块形成脱落而带来的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
同时,运动还可以使安静时脉搏徐缓和血压降低,因此对于血压的控制也有一定的帮助。
3、促进新陈代谢
运动可以促使大量毛细血管开放,加快血液与组织液的交换,加快新陈代谢的水平,增强机体能量物质的供应和代谢物质的排出能力。
二、心脏康复运动的要点
1、强度要适中
强度过大,会使肌肉中的疲劳物质(乳酸)释放到血液中,增加心脏负荷,不仅降低了运动效果,而且导致容易受伤,是非常危险的。适宜的运动强度是指在运动中没有呼吸不畅,可以有少许的出汗,能和周围的人进行正常语言交流的运动强度。如果出现呼吸急促或是说话断断续续的情况,表明运动强度过大。
2、时间要趁晚
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清晨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一天内,上午6-9时被视为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心绞痛和猝死多发于上午9时左右。因此最好避开这个高峰期,安排在晚上或下午为好。从人体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不论是体力的发挥,还是身体的适应能力和敏感性,均以下午或黄昏时分为佳。
此时全身肌肉关节的协调能力最强,尤其是心率、血压都比较平稳,更适合参加运动锻炼。而在早上,不仅感官不敏感,运动协调能力也较差,心率、血压的波动也比较大。
3、下肢优于上肢
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应自下而上,即先从下肢运动开始,再过渡到上肢运动。
上肢运动血液回流到心脏较容易,一旦运动过度,就容易导致大量血液回流至心脏,增加心脏耗氧量,进而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几率。
下肢运动则由于重力作用,脚部血液返回心脏的路程较长以及回流过程中有腹压的阻力,单次动作回流至心脏的血液较上肢运动少。
4、全身优于局部
局部的肌肉活动时,如上肢或下肢的运动,活动部位的肌肉血管舒张,大部分不活动的肌肉血管收缩,容易引起血压显著升高,加重心脏负担。
而原本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功能就弱,极易引起心肌严重缺血诱发心脏病。
全身运动时,血压在运动开始后会有轻微升高,随着全身肌肉血管舒张而恢复到正常水平。这种活动不但没有加重心脏负担,而且达到了锻炼的目的。
温馨提示
倘若您想了解更多运动对于心血管的好处_哈尔滨哪个医院专治心血管狭窄相关信息,您可以拔打免费客服热线 : 0451-55557732 或直接与 在线客服 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