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初发心绞痛、恶化劳力性心绞痛、静息心绞痛伴心电图缺血改变和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其特征是心绞痛症状进行性增加,新发作的休息或夜间性心绞痛或出现心绞痛持续时间延长。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预后,如果不能恰当及时的治疗,患者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不稳定心绞痛发病机制
大多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都有严重的阻塞性冠心病,如心肌需氧量增加和(或)心肌供氧量减少,可诱发心肌缺血。血管收缩药物的短期影响和(或)血小板血栓形成导致管腔直径进一步狭窄,导致心肌氧供应减少,导致自发性(静息性)心绞痛。增加动脉压力和(或)心动过速也会增加心肌需氧量,诱发不稳定型心绞痛。
研究表明,在许多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氧气供应的减少,而不是氧气供应的增加,导致心肌缺血,这是慢性稳定心绞痛最常见的促进因素。在一些不稳定的心绞痛发作中,心肌需氧量的增加和氧气供应的减少可能同时发生。在临界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中,心肌需氧量的轻微增加和氧气供应的轻微减少会导致关键的心肌缺血和不稳定的心绞痛。结果表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缺血分布在24h内部变化。早晨,由于冠状动脉储备低,严重缺血的发生率较高。
在冠状动脉狭窄和严重程度显著加重之前,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的心绞痛。减少氧气供应可以加速其他重要的缺血方式,如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和冠状动脉收缩。
1、血小板聚集: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血小板聚集不仅是原发现象,也是缺血性疾病或心肌梗死患者血管斑块破裂或裂缝的继发表现。交感神经血管张力增加、循环中儿茶酚胺浓度增加、高胆固醇血症、白细胞激活和纤溶能力下降等其他因素也可能起作用。此外,还有α2激活肾上腺素受体和血清素血小板受体可促进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和冠状血管内皮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血小板产生的血栓素A2它是一种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的物质。正常内皮释放前列腺素(前列腺素)Ⅰ2)、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舒张因子来自内皮细胞。有人认为,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到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突然转变可能是由于血小板聚集引起的心肌缺血和局部血栓形成A2和血清素(5-血管舒张因子和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的局部浓度降低,血清素的积聚,以及冠状动脉的收缩。
在近24h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血浆和尿液中血小板聚集衍生的血栓素A分解代谢物的增加表明,血栓素的局部释放可能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有关。在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犬心标本中,血小板抑制剂可以抵消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减少,表明其减少是由血小板引起的,而不是由血管痉挛或纤维蛋白沉积引起的。此外,四项独立的临床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以保护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免受死亡和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GPⅡb/Ⅲa血小板受体阻滞剂是血小板聚集的有力抑制剂,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缺血的再次发生有益影响,进一步说明血小板聚集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病理中的重要作用。
2、血栓形成: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除血小板聚集外,还有活动性血栓形成过程,表现为血清纤维蛋白相关抗原和D-二聚体(纤维蛋白的主要分解片段)增多,血清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和组织纤溶蛋白激活剂抑制因子-Ⅰ、凝血酶原片段1+2纤维蛋白肽浓度增加。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不会发生这些变化,这表明高凝固状态不是急性血栓形成的标志,而是在临床稳定后继续存在。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伴有与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有关的高凝状态。许多相关研究表明,冠状动脉造影中看到的灌注缺损具有血栓形成的表现,当溶栓治疗时可以消失。此外,对此类患者的尸体解剖观察表明,在主要冠状动脉的发展的血栓形成过程逐渐加重,导致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导致心肌梗死和(或)猝死。
3.冠状动脉收缩狭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管对收缩物的反应增强,主要局限于动脉粥样硬化。由于大多数冠状动脉病变明显,周围也有正常的动脉壁,正常灵活的肌肉弹性弧提供机械收缩的可能性,使血管张力正常增加(血管收缩)或异常强烈增加(血管痉挛),使血管腔直径狭窄,增加血流阻力,限制血流。
简而言之,动脉粥样硬化的加重、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和血管张力的变化可能会在不同的时间单独或同时发挥作用,导致不稳定的心绞痛。斑块冠状动脉张力的变化可以启动和(或)加剧局部血小板血栓形成,导致心肌缺血。
温馨提示
倘若您想了解更多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怎么引起的_哈尔滨治疗心绞痛最好的医院相关信息,您可以拔打免费客服热线 : 0451-55557732 或直接与 在线客服 沟通。